杨沅直接从宫城前带走了大批的吏部官员,这消息犹如一股飓风,迅速刮遍了整个临安。
    都察院里腾出了一个大院落,临时安置这些官员。
    官员们每人一个房间,不允许随意出入,不允许互相走动、交谈,随时听候提讯。
    杨沅又从监察御史中抽调了一批精明能干的充实到专案组来,一同查办此案。
    经历司作为都察院的内务部门也是忙到飞起,一个个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,才能应付这突如其来的重大任务。
    这经历司就相当于办公室,举凡会务、机要、保密、档案、编发、传达、联络、部署等等,全都由它来负责。
    如果离了它,只靠一群监察御史,那也是玩不转的。
    眼见如此,杨沅马上就去都御史签押房,向朱倬请求立即扩充内务部门。
    朱倬听了他的要求不禁面有难色,但是想了一想,还是答应下来。
    朱倬颔首道:“本官知道了,我都察院成立之初,诸多司署配置确实不齐,现在也是该配备完整的时候了。这件事情,本官会想办法。”
    会想办法?杨沅察觉到他的为难之处,忍不住问道:“总宪是不是因为我们刚刚抓了吏部的一批人,如今要通过吏部调拨官员,会比较麻烦?”
    朱倬笑道:“麻烦自然是有的,不过想来他谭尚书也不屑于在这等小事上为难我都察院。”
    杨沅听懂了他的弦外之音,吏部谭尚书等于是当众被打了一记大耳光,他不可能不予反击。
    而且,他的手段,绝不会是无关痛痒的小麻烦。
    朱倬这是在委婉地提醒他小心。
    杨沅笑了笑道:“下官明白。谭尚书不会在这等小事上难为我们,可不代表吏部的诸多官员也不会在这件事上难为我们,真要是通过吏部调拨,这人员只怕猴年马月也配置不齐。”
    杨沅顿了一顿,说道:“如果,咱们借调人员来帮忙呢?”
    朱倬眼睛一亮,欣然道:“到底是年轻人,心思活络啊。嗯,借调……,使得,使得,如此可解燃眉之急,还不必通过吏部。只是,从何处借调呢……”
    朱倬想了一想,忽然又有点为难了。
    都察院现在好像有点举目皆敌的意思,恐怕大部分衙门都不愿意趟这浑水。
    而且,他的级别太高了,你让他想主意,那能想到的就是各位执政和六部尚书、侍郎这一级别的官员了。
    可是要跟他们打交道,那就又回到一开始的难题了。
    现在这些人要么对都察院怀恨在心,要么对都察院深怀忌惮,要么想敬而远之……
    杨沅起身道:“总宪若是信得过,下官可以去找些人来。”
    朱倬道:“虽然是借调帮忙,可也得有相应的资格,不可遗人口实。”
    杨沅道:“下官明白,现在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咱们呢,下官不会给他们留下话柄的。”
    朱倬颔首道:“既如此,你就去办吧。”
    杨沅调头离开都察院,马上去了临安府。
    乔老爷刚过了几天好日子,一听杨沅来了,登时心惊肉跳。
    他可是知道杨沅今天早朝的壮举的,那是堵着宫门抓人啊!
    监国那边召开大朝会,文武百官刚和监国晋王议完国家大事,一出宫门,就被他抓走了。
    疯了,疯子!
    这杨沅就是个疯子。
    结果,他现在又来临安府了?
    谁又出事了啊?
    乔老爷忙不迭亲自迎出都厅,把杨沅请上了二堂。
    南厅、北厅还有正空缺着通判的东厅,两位通判及三厅判官、推官,诸曹官、幕僚官们,全都派人盯着都厅这边。
    人的名儿,树的影儿,杨沅如今就是夜猫子进宅,他去谁那,谁都心惊肉跳。
    “啊哈,你要借调人员啊,好说,好说。”
    乔贞一听杨沅是来借人的,心头一块大石落了地,马上满面春风地道:“杨佥宪要借调何人,借调多少人,本府一定都尽力给予满足。”
    杨沅道:“杨某这次借调人员,主要是充实司务厅。嗯……临安府节度掌书记文天及其用惯了的吏员,还请府尹成全。”
    乔贞眉头一挑,杨沅还没说呢,他就已经想到樊江和王烨然了。却不想,杨沅竟然根本没提他们。
    这个文天,没记错的话也是杨沅从枢密院调出来的。
    此人一向谨小慎微,不喜张扬,还挺对自己脾味的。
    如果不是因为他是杨沅调来的人,乔贞早就想栽培一下,把他拢络过来了。
    因为他身上有别人的标签,乔贞本打算再好好观察观察的。
    杨沅如今果然来要人了,幸亏自己没有打他的主意。
    “没有问题。来人呐,传节度掌书记文天来见。”
    不一会儿,文天就被人给唤来了,一听杨沅要借调他去都察院,文天甚感惊讶。
    说是借调,不过这年头但凡能被人借调走的,只要在此期间不出差错,也就真正留在那儿了。
    临安府和都察院相比,就算是平调那也是划算的,何况都察院经历厅,那可是相当于临安府通判厅同一级别的。
    如果他在此期间表现良好,能被留在都察院,就算做不了经历,万一能当个副经历,那也是高升了。
    想到这里,文天心中甚觉感激。
    逢年过节,他也会去杨家送礼,但他平时绝不像樊江、王烨然一般表现的对杨沅过于亲近。
    他知道,他能被调到临安府任职,是因为随杨沅去山阴查案期间表现不错。
    但,也仅止于此。
    他和樊江、王烨然不同。
    人家一开始就是杨沅调进枢密院的,是杨沅的班底。
    他呢,只是因为表现不错,杨沅投桃报李,许了他一些好处。
    所以,他从不觉得自己因此就成了杨沅的人,自从进了临安府,做事一贯谨小慎微、不出风头,只管办好自己的差使,从不张扬自己和杨沅有什么关系,哪怕人家风头最盛的时候。
    却不想,虽然杨沅也没对他表现出特别的关注,可人家心里其实一直是有他位置的。
    这一刻,文天对杨沅真是感激到了极点。
    杨沅笑道:“我都察院缺人呐,本想把你正式调过去的,不过现在吏部的情况,你应该也听说了。都察院急着用人,等不起,所以,本官就厚着脸皮来向乔府尹借调了。
    你有用得顺手的吏员、执役,也可以一并带去,这样你使唤着才得心应手,本官已经和乔府尹打过招呼了。”
    “是极,是极。”
    乔贞笑吟吟地道:“杨佥宪那边缺人,正是你的大好机缘,本府对你也是甚为看重,可是既有更好的前程,那本府自然是不能挡路的。”
    文天长揖道:“多谢府尹大人成全。”
    文天一揖,谢了乔贞,却没向杨沅道谢。
    这是已经把自己当成他的人了,以后要为他奔走,自然无需道谢,这也不是一个谢字就能了结的。
    乔贞听了,愈发有些不舍,这小子知进退有分寸,很合老夫的脾味啊,可惜了……
    文天这些日子在临安府衙做掌书记,还真有了一批用惯了的吏员和执役,回去对他们一说,大家无不愿意。
    这就是从地方衙门调进了中央机关啊。
    就算杨沅将来倒了霉,也不会牵连到他们手上,大概率依旧能留在都察院做事。
    实在不济,这是借调,还有临安府做退路呢。
    于是,便有一群的押司、照磨和干练精明的公人响应。
    东、南、北三厅的人听说杨沅不是来抓人而是来借人的,都不禁松了口气,对文天一行人不免羡慕起来。
    樊江和王烨然一听可不干了,马上就去向杨沅抱怨,杨沅缺人,为什么不用他们。
    杨沅对二人一番好言劝慰,主要是因为他二人在临安府是有实权的官员,目前都察院里能腾出来的内务位置,于文天而言有上升空间,对他二人来说最多只算平调,不如安心在临安府做出些政绩来,以待将来。
    二人知道杨沅是出于这种考虑,不是他们“失了宠”,心气儿也就平了。
    杨沅把文天一行人带回都察院,安排好了他们,又马不停蹄地去了国子监。
    杨沅先见到了晏丁,再由晏丁引见去找国子监祭酒。
    杨沅说明了来意,祭酒听了自然没有不允的道理。
    国子监祭酒立刻把所有上舍生的甲历都搬了出来,任由杨沅挑选。
    国子监生分为外舍、内舍、上舍,就如同后代的大学预科、本科与研究生。
    杨沅就从这些国子监的上舍生中挑出了一批人,大部分是主修法学、算学的学生,共计六十八人。
    祭酒便将这些学生召了来,询问意见。
    这些学生都是上舍生,那也要修够八个学分,并且在内舍读满两年,年度评定为优的,才会被赐予进士出身,授予官职。
    现在可以被都察院借调,这年代的借调少有退回的,最终大多就留任该衙门了,那就有机会直接成为朝廷重要官署的官员。
    而且,先做了官,一样可以参加科举,参加的还是“别头试”,录取率比其他学生要高了不知多少,那还有不愿意的?
    除非脑袋让驴踢了。
    这些学生当然没有被驴踢了脑袋的,于是六十八名打了鸡血一般的国子监生,就被杨沅领回了都察院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谈鹰炆悠悠醒来时,已经回到了吏部。
    此时的吏部,四成中级官员被带走。
    他们被带走,也就意味着还会有更多的基层官员被带走,至于有多少高级官员牵涉其中,那就不得而知了。
    一时间,整个吏部人心惶惶,已经无人还有心思署理公务了。
    谈尚书稳定了心神,便把侍郎木心阳及几名官员唤进了签押房。
    也不知他们讨论了些什么,一个多时辰以后,谈尚书就离开了吏部。
    木侍郎十分淡定地出来主持事务,忽然短缺了那么多的官员,吏部近乎瘫痪,他只能利用现有人手重新进行调配。
    尚书左选(原磨勘京朝官院、审官东院)郎中姜炎奴,第一个接受了任务,带人赶去了甲历库。
    尚书左选是主管文臣京朝官以上及职任非中书省授任的官员。
    也就是说,杨沅从入仕,到成为枢密院机速房副承旨开始,所有履历都在他的掌握之中。
    “选官人”们这是被激怒了。
    当他们矢志要查一个人的时候,又有几人禁得起鸡蛋里挑骨头的彻查呢?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这一天,是七月十五。因为七月十五地官赦罪,亡灵会回到阳间,后人们需摆设香案,迎祖之灵,祭享先祖。
    这是关乎孝道的大事,各个官署衙门放衙的时间都比平时早了些。
    被拘在都察院的那些吏部官,当然是错过祭祖的时间了。
    不时会有一些房间内,传出对都察院的大声咒骂,对杨沅的恶毒诅咒。
    那声音就仿佛出了鬼门关的一群怨灵,在肆意地发泄着他们的怨憎。
    杨沅也比平时提前回了侯府。
    晚上,杨沅和鹿溪带着几房妾室赶到祠堂,烧纸衣、烧纸钱,供奉鲜果、美酒、祭牲。
    晚宴的时候,主位空了出来,摆上碗筷,那是祖先用餐的位置,杨沅这个现任的家主也要陪于下坐。
    晚餐之后,杨沅又带着家人来到后院池塘边,用石灰撒了一个圈,将水饭泼入圈内,焚烧纸钱,燃放爆竹,恭送祖先上路,回转‘阴曹地府’。
    鹿溪抓了一把纸钱,引着了火,四面八方,各扬了几张。
    着了火的黄纸,飘舞着燃成灰烬,才撒落在地上。
    这是在祭祀那些没有后人的孤魂野鬼,免得他们争抢自己奉献给祖先的心意。
    晚上,杨沅回了正房,与鹿溪同榻。
    小夫妻躺在榻上,灯已熄了,但天空的月似银盘,大地洒满清辉,碧纱窗内也是清明一片,还有虫鸣声传来,尤显静寂。
    “二哥,今天下午爹爹来过了呢。”
    鹿溪把父亲的来意对杨沅说了一遍,道:“阿爹在军中时,肥将军对爹爹多有关照,如今人家托孤呢,阿爹那人你也知道,他怎么忍心拒绝?”
    说着,她拍了杨沅一下,嗔道:“你可真行,让你丈人替你点头,还要人家认个妹妹。”
    杨沅嘻皮笑脸地道:“她们哪个不是你的妹妹。”
    鹿溪翻了个身,背对着杨沅,娇哼道:“那不一样,玉叶过了门可与她们不同。”
    “再不同,那她也是妹妹,没人能在你面前做大。”
    杨沅从后边环住了鹿溪的身子。
    鹿溪道:“那人家啥时候操办一下?纵然不能大张旗鼓,该有的仪程自然也不能少了她的。”
    杨沅思索了一下,道:“且不急,再等等吧,现在不是合适的时候。”
    鹿溪转过身,问道:“是因为你今天抓了许多吏部官吗?”
    杨沅诧异地道:“这事你也知道了?”
    “整个临安府,谁还不知道呀?”
    鹿溪沉默片刻,有些担心地道:“二哥,你这般锋芒毕露……,真的没问题吗?”
    杨沅道:“你是想说刚极易折是么?”
    鹿溪幽幽地叹了口气,道:“公务上的事,人家一个女人,原不该插嘴。我只是担心你,二哥你还年轻,有些事,也不必操之过急的……”
    “有些事,你不明白的。”
    杨沅把她娇小的身子搂进怀里,嗅着她发间的清香,神思飘忽了开去。
    他无法解说他来自于另一个世界,他知道这个世界未来的发展,他是有多想让那遗憾不再遗憾。
    更稳妥的办法,当然也有,而且他这个年纪,完全来得及从容布置,用上几十年的时间,慢慢改变这一切。
    可是,用他的毕生来改变,那他就没有时间去看改变之后的世界。
    时间长河里,别人都不知道前路是怎样的,所以要一步一步地趟着走,每一步的发现,于他们而言都是新奇的体验。
    但,那条路杨沅已经“看过了”,他知道那条路是怎样的。
    如果仍然沿着那条路继续往前走,只是一路上带着大家避过一些坑,绕过一些险,最终换上一条新路时他的天年将尽,那真是不甘心。
    对其他任何人来说,不管怎么走都是未曾经历过的人生,可对他来说不是。
    所以,他必然要早早走上一条他也不清楚的新路,这也许不是一种大公,恰恰是一种自私。
    不过,对其他所有人来说,怎么走都是未曾经历的未来,可对他来说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。
    “鹿溪,你别担心,路再走远一些,我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,那时,我自会小心。但是现在,我还能看到路……”
    杨沅在鹿溪唇上柔柔地一吻,说着她听不懂的话:“我能看到路,就会留退路。有人说,瀑布之所以壮观,是因为它没有退路,只能一往无前。
    还有人说,有退路就会心存侥幸,没有退路,才会赢得出路。可人生不是瀑布,我也没到必须孤注一掷的地步。
    我还有你呢,所以我不想像瀑布一样,摔一个粉身碎骨。我不做赌徒,所以我从来都是未虑胜,先虑败。
    也许,只有一次例外,就是为我大哥报仇的那一次。那一次,我没得选择。什么君子报仇,十年不晚,让那些畜牲再享十年福,我就是一个活王八、大孬种。人,总有冲冠一怒的时候。”
    杨沅把鹿溪娇小的身子拥在怀里,柔声道:“我的逆鳞,就是我愿意为之豁出一切的人或事。放心吧,该烹小鲜时,我会注意火候的。现在,不过是对付一些因循守旧之徒,我还不至于不惜一切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“我们没有退路了!”
    “我们必须不惜一切!”
    谭尚书双眼赤红地对汤思退喝道。
    谭尚书没有回家祭祖,他这一下午,已经拜了好几处码头。
    首相沈该处他去过了,执政张浚、陈康伯处他也拜访了。
    至于执政陈俊卿,枢密杨存中这类人物,明显和都察院一个鼻孔出气,他就没有去自取其辱。
    六部里面,哪怕是平时不太对付的礼部、兵部和工部他也去过了。
    大理寺他也去过了。
    他最后一个登门拜访的,就是汤思退。
    其他那些人,他有的是去努力争取的,争取人家站在自己一边。
    有的他是去表态的:老子要跟他都察院拼了,你最好躲远点儿,别溅你一身血。
    有的他是去示威的:你确定要跟我吏部不死不休吗?你只要袖手旁观,我就承你的情。
    把汤思退放到最后,是因为他就是汤思退一派的人,两人本就体戚与共、同进同退。
    汤思退不到四旬的年纪便爬到了执政的地位,这里边固然有他在秦桧面前的投机,但是和吏部关系密切,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。
    “三十年老娘,倒绷了婴儿。”汤思退轻笑,可那笑声毫无温度。
    “杨沅这般不计后果的愣头青,数遍古今能有几人?你我头一次遇见,难免失措。
    不能再让他折腾了,你就放手去做吧,此人不死,天下难安!”

章节目录

临安不夜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欲望社只为原作者月关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关并收藏临安不夜侯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