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风如刀,割过冀北广袤的大地,带着几分萧瑟与凉意,直透人心。
    在这幽州之地,秋风更添了几分冷酷,却也催熟了田野间那片片金黄的庄稼。
    广阳行宫内,刘禅负手而立,目光穿过层层叠叠的宫殿飞檐,似乎想穿透这秋日的迷雾,看到那遥远的冀北。
    他的身旁,周彻静静站立,一袭紧身黑衣钩勒出她丰腴而矫健的身姿,曲线玲珑,却又不失英气。
    她的眼神锐利,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,时刻警惕着四周的一切。
    “陛下,冀北的情况不容乐观。”
    周彻的声音低沉而有力。
    “司马懿此人,狡猾多谋,他到了冀北之后,迅速与当地世家达成默契,世家大族几乎全部迁往冀北,屯田构筑坞堡,将冀北四郡的百姓尽数瓜分。
    百姓们被迫居住在坞堡之中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耕种着本属于他们的土地,而坞堡之外,则是一片荒芜,人迹罕至。
    魏国此举,无疑是竖壁清野,意图阻断我大汉南下的道路。”
    刘禅闻言,眉头微皱,嘴角勾起一抹冷笑。
    “竖壁清野,哼,这司马懿倒是好手段。他以为这样就能阻挡我大汉的铁骑吗?真是痴心妄想。”
    刘禅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冷意,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深思。
    “不过,他这么做,日后即便是真的拿下了冀北,也必定要花费巨大的力气去肃清那些根深蒂固的士族。
    坞堡林立,除了这些堡垒,其余地方都成了野地,我大军想要就地补充粮草,难度可就大增了。
    司马懿这招,当真是毒辣至极。”
    周彻点头表示赞同,她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忧虑:“不仅如此,魏国校事府的动作也颇为频繁。他们不仅与幽州的各士族保持着密切的联系,甚至与草原上的鲜卑人也常有往来,其意图,不言而喻。”
    刘禅的眼中闪过一抹寒光,他深知这背后的复杂与危险。
    “校事府,哼,那帮阴诡之士,向来擅长暗中操控。他们与幽州士族勾结,想来是为了稳固后方,而与鲜卑人沟通,则可能是为了寻求外援,或是想要借鲜卑之力,对我大汉形成夹击之势。不过.”
    刘禅说到这里,语气突然一转,变得沉稳而自信。
    “这等雕虫小技,还不足以乱我大汉的阵脚。对于司马懿的竖壁清野,我们虽不能正面硬碰,但可寻机破坏其坞堡,断其粮草;至于魏国校事府与幽州士族、鲜卑人的勾结,则不必急于一时,暗中收集证据,待时机成熟,再一并清算。”
    刘禅坐在行宫的正殿内,目光穿过窗外,凝视着远方那片被秋风轻抚的田野,心中却翻涌着对未来的筹划。
    不过此刻。
    他的思绪并不在遥远的魏国,也不在烽火连天的冀北,而是紧紧锁定在他新近收复的幽州、并州之上。
    这两片土地,是他南下灭魏战略的基石,更是他心中那幅宏伟蓝图的关键一环。
    “去将屯田官找过来。”刘禅的声音沉稳而有力,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千钧之重。
    周彻闻言后立即躬身行礼,领命而去。
    时光流转,约莫半日之后,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,一名身着屯田官官袍,满身泥浆的男子匆匆踏入广阳行宫的正殿。
    这便是幽州的屯田官,一位真正脚踏实地,与土地为伴的官员。
    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,双手粗糙如树皮,显然是长年累月劳作的结果。
    见到正在用晚膳的刘禅,屯田官显得有些局促不安,犹豫了片刻,不知该如何是好。
    刘禅注意到屯田官的到来,目光中闪过一丝温和。
    他转头对身旁的大内官吩咐道:“去加一副碗筷。”
    随即,他又转向屯田官,笑容可掬地说:“来,应是还没用晚膳罢?一同用些。”
    屯田官闻言,惊得差点没站稳,连忙跪伏在地,声音颤抖:“臣下焉敢与陛下同席?这……这不合礼数。”
    刘禅哈哈一笑,这笑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,显得格外亲切。
    他上前几步,亲手将屯田官搀扶起来,语气诚恳:“无须客气,你乃我皆大汉子民,何需如此?来,好生吃。”
    说着,他引着屯田官坐到了桌旁。
    桌上摆满了各式佳肴,琳琅满目。
    那热气腾腾的清蒸鱼,鱼身泛着诱人的光泽,上面撒着葱丝和姜丝,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,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品尝它的鲜美。
    旁边的红烧肉更是诱人,肉块肥瘦相间,色泽红亮,仿佛每一块都蕴含着无尽的滋味,等待着被舌尖探索。
    一盘香辣蟹横卧在桌上,蟹壳被炸得金黄酥脆,蟹肉饱满鲜嫩,上面浇着一层红亮的辣椒油,散发出阵阵辛辣的香气,挑战着食客的味蕾。
    与之相邻的是蒜蓉粉丝蒸扇贝,扇贝肉质细嫩,与蒜蓉和粉丝的完美结合,使得每一口都充满了海洋的鲜美和蒜蓉的浓香。
    桌上还有一道色香味俱佳的宫保鸡丁,鸡肉切得大小均匀,搭配着花生米和干辣椒,红黄相间,既赏心悦目又美味可口。
    那糖醋排骨更是让人难以抗拒,排骨外酥里嫩,酸甜适中,每一块都裹满了浓郁的糖醋汁,吃起来回味无穷。
    此外,还有清炒时蔬、凉拌海带丝、四喜丸子等多道美味佳肴,它们各自散发着独特的香气,交织在一起,形成了一股令人陶醉的美食盛宴。
    屯田官看着眼前的美食,眼中闪过一丝渴望,但随即又想起了自己的身份,显得有些犹豫。
    刘禅见状,心中暗自点头,对这位屯田官的朴实与谦逊颇为满意。
    他亲自为屯田官夹了一筷子菜,笑道:“吃吧,这是你应该得的。你为了国家的屯田大计,辛苦了。”
    屯田官闻言,眼眶微红,感动得说不出话来。
    他不再推辞,拿起筷子,大口吃了起来,那份满足与幸福,仿佛这一刻所有的辛劳都得到了回报。
    刘禅边吃边与屯田官闲聊,询问起广阳行宫周遭土地的收成情况。
    屯田官吃饱喝足,精神也恢复了许多,他擦了擦嘴角的油渍,神色凝重地说道:“启禀陛下,情况不是很好,广阳行宫周遭的田地是新开的,肥力不足,即便是用了农肥,也远不及那些熟地上的田地。屯田虽有一定成效,但恐怕所得粮食不足以支持南下伐魏的大军所需。”
    刘禅听后,眼中闪过一丝失望,但很快便被他掩饰过去。
    新田的开垦绝非一朝一夕之功,肥力的提升更是需要时间。
    他没有怪罪屯田官,反而安慰道:“此事朕早有预料,不必自责。今岁继续开垦土地,来年春耕,规模要比今岁的大三倍!你等需加倍努力,朕对你们寄予厚望。”
    屯田官闻言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
    他当即跪伏而下,声音坚定而充满决心:“陛下厚恩,微臣如何不效死力?如不完成陛下所托,请斩我头以示众!”
    刘禅看着屯田官那坚毅的眼神,心中充满了欣慰。
    正是有了这些忠诚而勤奋的官员,他的兴复汉室的大业才有了坚实的基础。
    他轻轻拍了拍屯田官的肩膀,语气温和却充满力量:“好,朕就等你的好消息。”
    。。。
    幽州秋收,冀州同样如此。
    秋风萧瑟,金黄的稻谷在冀北的广袤平原上摇曳生姿,仿佛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。
    然而,在这片看似宁静的土地上,却因客族北上的浪潮而暗流涌动,冲突与纷争如同秋日里的寒露,悄无声息地侵蚀着这片丰饶之地。
    冀北,这片四郡之地,以其广袤的平原和肥沃的土地而闻名。
    然而,土地虽广,却非处处皆宜耕种。
    有的土地肥沃如油,靠近水源,稍加耕耘便能产出丰富的粮食;有的则贫瘠干旱,远离水源,即便是耗尽人力,也难以有所收获。
    在这样的背景下,那些从冀南北上,意图在冀北屯田构筑坞堡的客族门阀,自然将目光瞄准了那些容易耕种的好地方。
    初时,北上的门阀世家尚少,彼此间还能保持一份客气,按照先来后到的规矩,和平地分配着土地。
    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好的土地和百姓逐渐被瓜分殆尽,后来者便开始急了。
    他们屡次前往大将军府,希望能够得到公正的裁决,却往往失望而归。
    大将军府忙于应对北方的战事和秋收的繁忙,对于这些世家之间的纷争,往往是力不从心,难以调解。
    于是,一些心急的世家开始采取强硬手段,强行占据土地。
    他们派遣家丁,带着武器,闯入他人的田地,强行耕种。
    这种行为自然引起了原土地主人的强烈反抗,双方剑拔弩张,冲突不断升级。
    一时间,冀北的田野上,不再是丰收的喜悦,而是充满了火药味的对抗。
    清河崔氏,作为冀州有名的门阀世家,也在这场纷争中遭受了重创。
    崔述,作为崔氏的年轻一辈,本应是风度翩翩、温文尔雅的公子哥,此刻却躺在床榻上,脸色苍白,身上缠着绷带,鲜血渗透了纱布,让人触目惊心。
    他原本只是想带领家丁去保护自家的田地,却不料遭遇了对方的猛烈反击,被打得重伤昏迷。
    消息传到司马懿的耳中,他不禁皱起了眉头。
    司马懿此刻正忙于秋收的事务,希望能够在冬季来临之前,为魏国储备足够的粮食。
    然而,这些世家门阀的纷争,却像是一块巨石,压在他的心头,让他难以释怀。
    “这些世家,真是会找麻烦!”司马懿低声咒骂了一句,随即又陷入了沉思。
    他知道,这些世家门阀的纷争,不仅仅是为了土地,更是为了权力和地位。
    他们希望通过控制更多的土地和百姓,来增强自己的实力,从而在魏国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。
    然而,司马懿也明白,如果任由这些纷争继续下去,不仅会破坏冀北的秋收,更会引发更大的社会动荡。
    他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,不能让这些世家门阀的纷争成为魏国发展的绊脚石。
    大将军府内,烛光摇曳,映照着司马懿那张沉稳而严肃的脸庞。
    他端坐在案前,目光如炬,扫视着下方跪坐的几位世家大族的代表。
    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士族们,此刻却显得有些忐忑不安,他们的眼神中既有畏惧,也有不甘。
    “清河崔氏,乃冀州之名门,崔述更是其族中佼佼者,竟被尔等无端殴打,致其重伤卧床。”
    司马懿的声音低沉而有力,每一个字都仿佛敲击在他们的心头。
    “此等行径,岂是士族所为?我若不严惩,何以正纲纪,安民心?”
    www ?an ?c ○
    言罢,他轻轻一挥衣袖,身旁的侍卫便上前,将那份早已准备好的惩戒文书递给了那几位肇事世家的代表。
    文书上,清晰地写着剥夺他们在冀北跑马圈地、吸纳百姓、构筑坞堡的资格,并勒令其即刻回返本家,不得有误。
    那几位世家代表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,他们还想争辩,但看到司马懿那冷峻的眼神,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。
    他们知道,这位大将军的威严,不是他们能够轻易挑战的。
    “此外。”
    司马懿继续说道:“我已与各大士族联名,立下规矩:后来的士族,不许争抢土地,要么回返原籍,要么便去开荒。冀北之地,广阔无垠,荒地众多,何愁无处立身?官府会尽量疏通水利,以利耕种。”
    说完,他示意侍卫将另一份文书传给在座的每一位。
    这份文书上,详细列出了奖励措施:开垦百亩土地并耕种者,来年官府将赠送佃农一人;开垦土地千亩者,则赠送耕牛一匹.
    这样的奖励,无疑是对那些愿意勤劳开垦者的巨大鼓舞。
    众世家代表接过文书,仔细研读,心中各有算计。
    有的面露喜色,认为这是自己家族扩张势力的好机会;有的则眉头紧锁,担忧这样的政策会打破原有的平衡。
    但无论如何,他们都明白,司马懿的这道政令,已经为冀北的未来定下了基调。
    政策颁布后,冀北的局势确实得到了暂时的稳定。
    原本因争抢土地而引发的慌乱逐渐平息,人们开始投身于开垦荒地、耕种粮食的工作中。
    田野间,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。
    然而,司马懿却并未因此完全放下心来。
    士族之间的摩擦与争斗,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。
    这些士族,为了家族的利益,往往会不顾大局,争抢到底。
    这样的局面若持续下去,不仅会消耗冀北的元气,更可能影响到魏国整体的稳定与防御。
    夜深人静之时,司马懿独自坐在书房中,望着窗外的星空,心中充满了忧虑。
    他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抱负与理想,那时的他,一心想要辅佐明君,统一天下。
    但是,如今的局势,却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与迷茫。
    “依靠这些士族,是否真的能够抵御汉军南下的步伐?”
    他低声自语,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怀疑。
    士族虽然势力庞大,但往往各自为政,难以形成合力。
    而汉军则是铁板一块,纪律严明,战斗力强悍。
    若真的有一天,汉军挥师南下,这些士族能否团结一心,共同抗敌?
    司马懿叹了口气,站起身来,在书房内来回踱步。
    要想抵御外敌,单靠士族的力量是不够的。
    但大魏,还有其他力量可以依靠吗?

章节目录

蜀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欲望社只为原作者雨落未敢愁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雨落未敢愁并收藏蜀汉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