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0章 鹤县城外
第350章 鹤县城外
如今有三只匪军闹得最凶。
辉州境内原州军,在州军教头聂冲和牙将军赵长珠率领下,占了辉州千岛湖里的龟山,以万顷湖水和千岛为依托,和朝廷水军游击作战,屡剿不绝。
称为龟山湖匪。
另一只则是辉州边军裹挟流民,占领了楚辉两地边界的秦山,依山势险要结了九九八十一寨,阻断了皇都和楚辉两州的要道,领军的是戍边大将韦德世,擅阵法,是帝师丁十斤的得意门生。
朝廷换了三位讨匪大将,都无功而返。
民谣有云:秦山匪,吃八方,占山为王不纳粮。
最后一只据说也是辉州流民聚集,流窜到鹅州,煽动鹅州饥民杀官劫粮,滚雪球般越闹越大,后被朝廷大军击溃,一分为三在鹅州境内四处流窜,每到一处就杀乡绅地主,县府衙臣,将金银珠宝洗劫一空,粮食取八留二接济饥民。
这种以战养战的模式让人头痛不已,一个人就能聚拢七八青壮饥民,往往十几个人就敢偷摸杀尽乡绅地主,上百人就敢冲击县衙。
官军绞杀,却总有漏网之鱼,去灾区走上一圈,又能拉出数百人的队伍。
鹅州流匪,最让朝廷头痛。
流民们大致知道的,传得最广的就是这些消息了。
原林听得一阵头大。
首先是这个世界明显比他想象中更大。
九龙拳城再怎么说也只是一城,这次直接就是一国啊。
其次,一帝一帅七王,每王都有自己的分封属地。
七州各自辖属,只需每年交足够税供,也就意味着,朝廷对七州制约极小。
这要是州州拥兵自重,还不天下大乱?
眼前这一幕,三州饥荒,显然也是其余各州不肯援手造成的,皇粮明显不够支援三州,只能当地州府自己想办法。
一旦州军啸营,那州府肯定无法可想。
还有,一位戍边大军,一位守州大将,全都反了,听起来就不可思议,那辉州王到底在干啥?
这林林总总,让原林感觉,这个世界极不合理。
显然这些事情,要么是流民的身份所限,对朝廷大事一知半解,以讹传讹,最终自己听到的就是这么不可思议的版本。
要么就是,这个世界的背景乱七八糟,胡乱拼凑,像一个没什么文化的人随便编了一个看起来勉强合理,但实际上漏洞百出的剧本。
而且什么龟山水匪,听起来就像自己前世听过的水泊梁山,秦山匪和鹅州流匪,似乎也有原型,更像是将不同历史朝代的匪患集中在了一起。
不管怎么说,能掌握这些信息也算有用。
但最重要的九龙錾还没探听到消息,原林带着小昭又换了几家流民打探,看能不能找到关于九龙錾的消息。
像类似秦山匪,吃八方,占山为王不纳粮这样的民谣里,有没有关于九龙錾的。
但问了好些人,都没能打探出九龙錾半点消息,只好作罢。
土路尽头,还未见城,却先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流民。
路旁开始陆续有人安营扎寨,好一点的有一个小破布毡子,用几根竹篾拱成伞状,差一点的就只能毡布垫一垫,再差点直接往地上一趟,合身而睡。
也不知道若是遇到暴雨,这些人又该如何安身。
原林和小昭都没想到,流民的规模竟然这么大。
或许只有一两万人,可沿路扎堆,竟似看不到尽头。
鹤县富户施粥,只在城墙外,所以距城越远,就越难得到施舍。
外围全都是些老弱病残,越是年轻力壮的,越靠近城边。
小昭显然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世界,一路震惊于饥民的悲惨,愈发沉默不语。
原林和小昭赶到时,正遇到城里的人开粥济民,沿着城墙边支着20口大铁锅,流民们自觉的按序排好,一人一碗,仅能果腹。
仍有不少流民双手捧着碗,自己并不吃,而是端送给远处那些老弱家人。
小昭看得两眼发红,仿佛回忆起什么。
但原林只冷静的看着这些饥民乞食,稍微一算,就知道这20口大铁锅,根本不可能满足驻扎在城外的上万流民。
既然如此,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流民不肯离开,还在源源不断的赶来?
目前两人倒是不饿,但时间一长就很难说了。
原林又带着小昭在城门口附近观察了一番,进城显然必须有路引,而且城门口的守卫只认路引不认人。
他们就看到一个衣衫褴褛,比难民还更像难民的人,从鞋底掏出路引,也进了城。
虽然说以原林的能耐,不走城门也能进城,但现在城墙四面都被饥民围满了,他不想这么快被人发现。
于是带着小昭,继续在难民堆中打混,寻找机会。
很快原林就发现,像他和小昭这样,混在饥民之中,无所事事,偶尔会找人随意聊天,或是偷听别人聊天的人,还有不少。
这些人似乎分属两三个势力,同一势力的成员间用眼神示意,不同势力则相互警惕。
难道他们也和自己一样,是来探听消息的?
但是仅从饥民口中,能打探到什么消息?
原林悄然跟上,听了几次,发现他们大多是找一些青壮年,以聊天的方式询问对方从哪儿来的,家里还有哪些人,受灾后情况如何等等,摸排对方背景。
看起来是一些民间势力,在饥民走投无路的时候,挑选可用之人。
甚至问道了原林他们头上。
原林刚才偷听了不少,很随意的应对了过去。
但当那人离开的时候,小昭轻轻提醒道:“先生,那是个同行。刚才他一直在观察我们身上有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。”
“哦?”原林眉毛一挑,刚才是觉得那人询问时眼神不太对,但真没想到会是小昭的同行。
“哼,先生,我想去碰碰他,那家伙不是什么好人。”
“不会被人发现吧?”
“先生,这种小贼都能发现我的话,我还活不活了。”小昭将破毡衣服一抖反穿,同时在脸上一抹。
随着漆黑涂鸦的部位不同,立刻又变了一副模样,同时身体佝偻,看起来更小了,完全变了另一个人。
看小昭露了这一手,原林也放下心来,让小昭去碰碰也好,摸清到底是何来路。
不多时,小昭又换装回来了,找到隐蔽处,低声道:“先生,你看这个。”
除了一些碎银,还有一张路引!
竟是城里人?
原林原以为这些组织也都是和饥民们差不多的自发组织,但能搞到路引,说明没这么简单啊。
其余几伙人呢?
原林让小昭又选了一伙和先前那人似乎不对付的,趁先前那伙人和这伙人接近时,从新的一伙人身上顺了顺。
果然,又淘到了好东西!
(本章完)
如今有三只匪军闹得最凶。
辉州境内原州军,在州军教头聂冲和牙将军赵长珠率领下,占了辉州千岛湖里的龟山,以万顷湖水和千岛为依托,和朝廷水军游击作战,屡剿不绝。
称为龟山湖匪。
另一只则是辉州边军裹挟流民,占领了楚辉两地边界的秦山,依山势险要结了九九八十一寨,阻断了皇都和楚辉两州的要道,领军的是戍边大将韦德世,擅阵法,是帝师丁十斤的得意门生。
朝廷换了三位讨匪大将,都无功而返。
民谣有云:秦山匪,吃八方,占山为王不纳粮。
最后一只据说也是辉州流民聚集,流窜到鹅州,煽动鹅州饥民杀官劫粮,滚雪球般越闹越大,后被朝廷大军击溃,一分为三在鹅州境内四处流窜,每到一处就杀乡绅地主,县府衙臣,将金银珠宝洗劫一空,粮食取八留二接济饥民。
这种以战养战的模式让人头痛不已,一个人就能聚拢七八青壮饥民,往往十几个人就敢偷摸杀尽乡绅地主,上百人就敢冲击县衙。
官军绞杀,却总有漏网之鱼,去灾区走上一圈,又能拉出数百人的队伍。
鹅州流匪,最让朝廷头痛。
流民们大致知道的,传得最广的就是这些消息了。
原林听得一阵头大。
首先是这个世界明显比他想象中更大。
九龙拳城再怎么说也只是一城,这次直接就是一国啊。
其次,一帝一帅七王,每王都有自己的分封属地。
七州各自辖属,只需每年交足够税供,也就意味着,朝廷对七州制约极小。
这要是州州拥兵自重,还不天下大乱?
眼前这一幕,三州饥荒,显然也是其余各州不肯援手造成的,皇粮明显不够支援三州,只能当地州府自己想办法。
一旦州军啸营,那州府肯定无法可想。
还有,一位戍边大军,一位守州大将,全都反了,听起来就不可思议,那辉州王到底在干啥?
这林林总总,让原林感觉,这个世界极不合理。
显然这些事情,要么是流民的身份所限,对朝廷大事一知半解,以讹传讹,最终自己听到的就是这么不可思议的版本。
要么就是,这个世界的背景乱七八糟,胡乱拼凑,像一个没什么文化的人随便编了一个看起来勉强合理,但实际上漏洞百出的剧本。
而且什么龟山水匪,听起来就像自己前世听过的水泊梁山,秦山匪和鹅州流匪,似乎也有原型,更像是将不同历史朝代的匪患集中在了一起。
不管怎么说,能掌握这些信息也算有用。
但最重要的九龙錾还没探听到消息,原林带着小昭又换了几家流民打探,看能不能找到关于九龙錾的消息。
像类似秦山匪,吃八方,占山为王不纳粮这样的民谣里,有没有关于九龙錾的。
但问了好些人,都没能打探出九龙錾半点消息,只好作罢。
土路尽头,还未见城,却先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流民。
路旁开始陆续有人安营扎寨,好一点的有一个小破布毡子,用几根竹篾拱成伞状,差一点的就只能毡布垫一垫,再差点直接往地上一趟,合身而睡。
也不知道若是遇到暴雨,这些人又该如何安身。
原林和小昭都没想到,流民的规模竟然这么大。
或许只有一两万人,可沿路扎堆,竟似看不到尽头。
鹤县富户施粥,只在城墙外,所以距城越远,就越难得到施舍。
外围全都是些老弱病残,越是年轻力壮的,越靠近城边。
小昭显然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世界,一路震惊于饥民的悲惨,愈发沉默不语。
原林和小昭赶到时,正遇到城里的人开粥济民,沿着城墙边支着20口大铁锅,流民们自觉的按序排好,一人一碗,仅能果腹。
仍有不少流民双手捧着碗,自己并不吃,而是端送给远处那些老弱家人。
小昭看得两眼发红,仿佛回忆起什么。
但原林只冷静的看着这些饥民乞食,稍微一算,就知道这20口大铁锅,根本不可能满足驻扎在城外的上万流民。
既然如此,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流民不肯离开,还在源源不断的赶来?
目前两人倒是不饿,但时间一长就很难说了。
原林又带着小昭在城门口附近观察了一番,进城显然必须有路引,而且城门口的守卫只认路引不认人。
他们就看到一个衣衫褴褛,比难民还更像难民的人,从鞋底掏出路引,也进了城。
虽然说以原林的能耐,不走城门也能进城,但现在城墙四面都被饥民围满了,他不想这么快被人发现。
于是带着小昭,继续在难民堆中打混,寻找机会。
很快原林就发现,像他和小昭这样,混在饥民之中,无所事事,偶尔会找人随意聊天,或是偷听别人聊天的人,还有不少。
这些人似乎分属两三个势力,同一势力的成员间用眼神示意,不同势力则相互警惕。
难道他们也和自己一样,是来探听消息的?
但是仅从饥民口中,能打探到什么消息?
原林悄然跟上,听了几次,发现他们大多是找一些青壮年,以聊天的方式询问对方从哪儿来的,家里还有哪些人,受灾后情况如何等等,摸排对方背景。
看起来是一些民间势力,在饥民走投无路的时候,挑选可用之人。
甚至问道了原林他们头上。
原林刚才偷听了不少,很随意的应对了过去。
但当那人离开的时候,小昭轻轻提醒道:“先生,那是个同行。刚才他一直在观察我们身上有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。”
“哦?”原林眉毛一挑,刚才是觉得那人询问时眼神不太对,但真没想到会是小昭的同行。
“哼,先生,我想去碰碰他,那家伙不是什么好人。”
“不会被人发现吧?”
“先生,这种小贼都能发现我的话,我还活不活了。”小昭将破毡衣服一抖反穿,同时在脸上一抹。
随着漆黑涂鸦的部位不同,立刻又变了一副模样,同时身体佝偻,看起来更小了,完全变了另一个人。
看小昭露了这一手,原林也放下心来,让小昭去碰碰也好,摸清到底是何来路。
不多时,小昭又换装回来了,找到隐蔽处,低声道:“先生,你看这个。”
除了一些碎银,还有一张路引!
竟是城里人?
原林原以为这些组织也都是和饥民们差不多的自发组织,但能搞到路引,说明没这么简单啊。
其余几伙人呢?
原林让小昭又选了一伙和先前那人似乎不对付的,趁先前那伙人和这伙人接近时,从新的一伙人身上顺了顺。
果然,又淘到了好东西!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