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人也有三分土性,何况是孝明天皇。
你要是说将军因为开春偶感风寒,不能起行,那也就罢了。起码这玩意儿算是个互相面子上过得去的理由,生病了嘛,人之常情。
但你直接说什么全国诸侯大会已经是幕府定例,必须在江户召开,那就过分了。虽然不是明说,可是久在这台上表演,哪个不知道你那意思。
这不就是说要来就你自己过来,爷不伺候你。
哈哈哈哈哈哈!
正在孝明天皇身边的三条实美心中大喜,平时孝明天皇优柔寡断,往往很难下什么决定。但是今儿幕府这般直接的拒绝,就算是孝明天皇也要发火了吧。
想想也是,幕府现在肯定正是焦头烂额的时候,内外交相逼迫过来,又是割地,又是解禁。不说四面楚歌吧,起码也是烽烟四起。
如此情况下,幕府将军德川忠正怎么可能舍得离开幕府根基深厚的江户城呢?
况且三条实美知道如今京都暗潮涌动,不知道多少人希望趁着将军离开江户,然后在京都大干一场呢。只不过就是不知道这帮人能不能成事了,要是再像上次一样,被镇压下去,那真就要道一声可惜。
连他都看出来了,德川幕府在京都设置了好几百人的密探,他德川忠正能不知道?
知道了才好呢,越不敢来,越不想来,这边的孝明天皇就越生气,就越方便他三条实美挑拨离间。如今的御旨还只是对将军一个人发得,等再过几天,就可以向全天下的诸侯明发了。
只要突破了这个界限,就意味着天皇的权力,再次得到扩张!
为什么?因为以前天皇有什么御旨,只能通过幕府设置在京都的京都所司代,向江户方面通传,然后再由幕府出面宣布实施。
理论上天皇只有一个武家的家臣,也就是德川将军,剩下来的武家和百姓,那就都是将军的家臣,以及家臣的家臣。整个天下天皇只能管德川将军一个人,德川将军听不听你的,还得看将军的心情。
一旦圣旨越过幕府,向诸侯直接送达。那意味着什么?在以前那就是矫诏,曾经的德川庆笃掏出盖有御宝的御旨,就被幕府论罪处置了。因为这道御旨违反了整个幕藩体制的运行框架,不是体制内的存在。
现在只要天皇发旨,诸侯接旨,那就意味着诸侯重新成为了天皇的直臣,这个天下的权柄,就可以转移到天皇这儿来。
赶紧煽风点火!
等幕府传信的大臣阿部正外一走,孝明天皇果然十分不满。但是毕竟他是个软弱的人,除了生闷气,还真不准备做点什么。
三条实美趁着服侍孝明天皇回寝宫的短暂独处机会,向他陈奏了直接下旨,命诸侯到京会商的建议。只要诸侯们都到了京都,他德川忠正肯定就要来了吧。
要不然他这个将军何以自处啊?
只要到了京都,到时候诸侯合力,一道为孝明天皇分忧。集合起百万大军,必定能够将所有的英米鬼畜驱逐殆尽,然后消灭切支丹教。
孝明天皇一听,感觉还真就是这个道理。诸侯都来了京都,将军要是再不来,那不就等于自己放弃自己武家栋梁的身份了嘛。到时候君臣两个再好好谈一谈,把芥蒂消除掉,就可以好好地商议攘夷的大事了。
于是孝明天皇在鼓动之下,命人拟写御旨八十余份,当场用宝,随后命大小公卿,飞马出城,送给各地诸侯。另外还有一百多家诸侯,此时则在江户,直接派人去江户传旨,命他们上洛即可。
按照参勤交代的规定,每年的四到六月之间,就是诸侯们轮班的时间。在国的诸侯到府,在府的诸侯去国,各自替换。
本身西国和近畿的诸侯到府交代,就要经过京都。等接到了御旨,肯定有一部分人迟疑,进而留在京都观望情势。
有人留下,那就是朝廷的胜利!
伴随着四面出动的公卿使者,天下的气氛似乎完全紧张了起来。反倒是江户的幕阁内,十分平静的模样,一点儿没有波动的样子。
忠右卫门只是照常处置天领内的大小事务,并且巡视江户城内的西洋宫以及各官署的工地。好像完全不担心天下有变,神器更易的样子。
江户城下的因为幕府的安定,也没有产生什么波动。原本长州藩主毛利敬亲,还想着命令忠于自己的藩士,伪装成京都的浪人,在江户城下烧杀抢掠一番,激怒幕府,令忠右卫门上洛的。
现在一看这模样,幕府就是不上套啊。始终不上套的话,幕府在江户有第一江户师八千之众,还有传习队海防炮兵部队五六千。兼之大炮巨舰,坚城重镇完善,仓廪充实,百姓依附。
想要直接强攻关东和江户,那难度太大了,根本不可能迅速打下来!
如果不能速战速决,那么天下的诸侯就会摇摆,就会观望。而绝大部分的诸侯,会因为二百多年来的君臣大义,最终倒向幕府。倒幕的军队,以一隅而迎战天下,显然就不会有多少胜算了。
很可惜,毛利敬亲身边没有什么可以出主意的好谋臣,他的骨干家臣都丢在山口馆,营建新的藩厅了。没有人商量,外加自己也不是什么英明睿智的人,毛利敬亲只能选择静观事态的发展。
到是在江户做人质的岛津忠教心思活络了起来,他当然是站队幕府的,毕竟他儿子岛津定义那可是老中·勘定奉行,执掌每年数百万的财政收入,在幕府有大权。
但是这位老兄肯定希望自己家的权势,能够更上一层楼。未来我小老弟德川忠正做国王,我儿子岛津定义做内阁总理大臣多好啊。
再者他还知道了忠右卫门准备废除天皇世系的秘闻,感觉一场内战恐怕无可避免了。既然如此,那么最好赶快激化这场内战,让岛津家斩获头功,进而坐上幕府第一把交椅,才是正道啊。
你要是说将军因为开春偶感风寒,不能起行,那也就罢了。起码这玩意儿算是个互相面子上过得去的理由,生病了嘛,人之常情。
但你直接说什么全国诸侯大会已经是幕府定例,必须在江户召开,那就过分了。虽然不是明说,可是久在这台上表演,哪个不知道你那意思。
这不就是说要来就你自己过来,爷不伺候你。
哈哈哈哈哈哈!
正在孝明天皇身边的三条实美心中大喜,平时孝明天皇优柔寡断,往往很难下什么决定。但是今儿幕府这般直接的拒绝,就算是孝明天皇也要发火了吧。
想想也是,幕府现在肯定正是焦头烂额的时候,内外交相逼迫过来,又是割地,又是解禁。不说四面楚歌吧,起码也是烽烟四起。
如此情况下,幕府将军德川忠正怎么可能舍得离开幕府根基深厚的江户城呢?
况且三条实美知道如今京都暗潮涌动,不知道多少人希望趁着将军离开江户,然后在京都大干一场呢。只不过就是不知道这帮人能不能成事了,要是再像上次一样,被镇压下去,那真就要道一声可惜。
连他都看出来了,德川幕府在京都设置了好几百人的密探,他德川忠正能不知道?
知道了才好呢,越不敢来,越不想来,这边的孝明天皇就越生气,就越方便他三条实美挑拨离间。如今的御旨还只是对将军一个人发得,等再过几天,就可以向全天下的诸侯明发了。
只要突破了这个界限,就意味着天皇的权力,再次得到扩张!
为什么?因为以前天皇有什么御旨,只能通过幕府设置在京都的京都所司代,向江户方面通传,然后再由幕府出面宣布实施。
理论上天皇只有一个武家的家臣,也就是德川将军,剩下来的武家和百姓,那就都是将军的家臣,以及家臣的家臣。整个天下天皇只能管德川将军一个人,德川将军听不听你的,还得看将军的心情。
一旦圣旨越过幕府,向诸侯直接送达。那意味着什么?在以前那就是矫诏,曾经的德川庆笃掏出盖有御宝的御旨,就被幕府论罪处置了。因为这道御旨违反了整个幕藩体制的运行框架,不是体制内的存在。
现在只要天皇发旨,诸侯接旨,那就意味着诸侯重新成为了天皇的直臣,这个天下的权柄,就可以转移到天皇这儿来。
赶紧煽风点火!
等幕府传信的大臣阿部正外一走,孝明天皇果然十分不满。但是毕竟他是个软弱的人,除了生闷气,还真不准备做点什么。
三条实美趁着服侍孝明天皇回寝宫的短暂独处机会,向他陈奏了直接下旨,命诸侯到京会商的建议。只要诸侯们都到了京都,他德川忠正肯定就要来了吧。
要不然他这个将军何以自处啊?
只要到了京都,到时候诸侯合力,一道为孝明天皇分忧。集合起百万大军,必定能够将所有的英米鬼畜驱逐殆尽,然后消灭切支丹教。
孝明天皇一听,感觉还真就是这个道理。诸侯都来了京都,将军要是再不来,那不就等于自己放弃自己武家栋梁的身份了嘛。到时候君臣两个再好好谈一谈,把芥蒂消除掉,就可以好好地商议攘夷的大事了。
于是孝明天皇在鼓动之下,命人拟写御旨八十余份,当场用宝,随后命大小公卿,飞马出城,送给各地诸侯。另外还有一百多家诸侯,此时则在江户,直接派人去江户传旨,命他们上洛即可。
按照参勤交代的规定,每年的四到六月之间,就是诸侯们轮班的时间。在国的诸侯到府,在府的诸侯去国,各自替换。
本身西国和近畿的诸侯到府交代,就要经过京都。等接到了御旨,肯定有一部分人迟疑,进而留在京都观望情势。
有人留下,那就是朝廷的胜利!
伴随着四面出动的公卿使者,天下的气氛似乎完全紧张了起来。反倒是江户的幕阁内,十分平静的模样,一点儿没有波动的样子。
忠右卫门只是照常处置天领内的大小事务,并且巡视江户城内的西洋宫以及各官署的工地。好像完全不担心天下有变,神器更易的样子。
江户城下的因为幕府的安定,也没有产生什么波动。原本长州藩主毛利敬亲,还想着命令忠于自己的藩士,伪装成京都的浪人,在江户城下烧杀抢掠一番,激怒幕府,令忠右卫门上洛的。
现在一看这模样,幕府就是不上套啊。始终不上套的话,幕府在江户有第一江户师八千之众,还有传习队海防炮兵部队五六千。兼之大炮巨舰,坚城重镇完善,仓廪充实,百姓依附。
想要直接强攻关东和江户,那难度太大了,根本不可能迅速打下来!
如果不能速战速决,那么天下的诸侯就会摇摆,就会观望。而绝大部分的诸侯,会因为二百多年来的君臣大义,最终倒向幕府。倒幕的军队,以一隅而迎战天下,显然就不会有多少胜算了。
很可惜,毛利敬亲身边没有什么可以出主意的好谋臣,他的骨干家臣都丢在山口馆,营建新的藩厅了。没有人商量,外加自己也不是什么英明睿智的人,毛利敬亲只能选择静观事态的发展。
到是在江户做人质的岛津忠教心思活络了起来,他当然是站队幕府的,毕竟他儿子岛津定义那可是老中·勘定奉行,执掌每年数百万的财政收入,在幕府有大权。
但是这位老兄肯定希望自己家的权势,能够更上一层楼。未来我小老弟德川忠正做国王,我儿子岛津定义做内阁总理大臣多好啊。
再者他还知道了忠右卫门准备废除天皇世系的秘闻,感觉一场内战恐怕无可避免了。既然如此,那么最好赶快激化这场内战,让岛津家斩获头功,进而坐上幕府第一把交椅,才是正道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