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我来说这场通关游戏中最重要的道具是沙发,因为我基本上都是在沙发上睡的觉。酒吧的沙发、酒店大堂的沙发、休息室的沙发,甚至是我觉得路边的长椅也是一种沙发。
在沙发和沙发之间移动,沙发就像是一个个小小岛屿,让我得到休息,所以在自己的展位上也放一个沙发,让来观展的人也在沙发上休息,这也是还给社会的一部分。
把在奢侈品店要来的袋子、一些已经过期了的牛角包、海底捞的小零食、拍卖会上拿到的画册一起放在了展位上。
如果我不说,大家就不知道我做了这件事,但这些物品都是见证者,展位的屏幕上播放着我拍摄的一些视频。
还特别设计了一个“使命必达”的环节,放了很多便利贴,希望大家写下自己的小心愿,如果它能为大家满足的话,它就会去一一实现。
有的人写下说自己想收养小狗,我就找到了一个收养流浪动物的组织,并把组织的微信推给了这个人。有的人说我应该去宜家送点可乐,我就买来二十瓶可乐拿去给宜家的工作人员。
展出之后,有很多人喜欢我的作品,也有很多人说:你做你自己的艺术,为什么要占用社会资源?
为此我还是很内疚,包括我那些被我欺骗的人,我是很内疚的,但其实我实际上没有给别人带来伤害。包括一些更难听的诋毁,我觉得也无所谓,我完全不在乎的。
甚至最开始是有人在假扮休息室的工作人员,在我的社交媒体账号下面说:你这样不可以,赶紧删掉!
我就觉得很有意思,我就给他点赞,他一定很生气,后面他发一条,我就点赞一条。
很多人会说我是个真名媛,甚至编了无限套娃一样的绕口令:真名媛扮假名媛扮真名媛……
他们说我是真名媛一定是因为我的形象还不错,我很开心听到这样的肯定,但其实我是一个无产阶级,平时会去慈善商店买 100 块钱 12 件的衣服,回来自己做搭配。
还有一些评价说:她本来就是在讽刺这个社会,你们居然在讽刺她,你们太可笑了!
其实我觉得每一条评论都很可贵,我每一条评论都要好好保存,我不会去删它们,它们是我作品的一部分。
在被报道和解释之后,大众会知道我是在做艺术,他们就会理解,就觉得你很酷,你这个很棒,有人会跑过来赞美我,但在此之前我是希望大家觉得很惊讶,就是这件事情有点,他怎么可以这样子,有点惊慌的,有点恐惧,有点不理解的。
因为我一直都是怪小孩,其实是希望让大家知道我眼里的世界,或者是我的想法是什么。我觉得我做这个有可能就不怕了,或许我就不在乎毕业之后我没有收入,或许还能追求一些自己觉得崇高的东西。
不论是为了自己的一个前程,还是为了社会的进步,我希望自己能成为有影响力的人,然后也想做出一些改变。
像古代,艺术作品包括艺术家,都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,然后慢慢地它才服务于大众,但其实我觉得没有完全辐射到整个社会。
我希望我的作品是能辐射到整个社会的,有人质疑你的话,别人才会更加地去思考,然后才会有更多人看到。
其实在这个作品正式开始之前,我就用自己的名字注册好了各种社交媒体账号,原计划是在这 21 天里同步上传一些拍到的照片和视频,但最后因为体力不够用的原因,没有实时地发布出来。
但我的素材已经拍满一部 256g 的手机,希望未来把这些素材发出来,被更多人看见和讨论。
丁旭不得不感叹,全篇都在讲不花钱,然而实际上能够让她通关的,恰恰来自于她的阶级。
她的妆容、对道具和对象的选择、在每个地点成功的对应和话术、体现出的个体形象……
都是来自实验之前无形的积累!
越是强调不花钱名媛游戏的成功,越体现出贫富差距令人绝望。同样的情况你让一个农村出身的小姑娘去做,效果肯定大相径庭。
让她成功通关的原因只有一个,就是从小到大的积累。
她去过五星酒店,去过vip休息室,去过拍卖会......
所以不怯场,所以能把这些事情当玩儿一样。
其实这个社会实验的成功挺可悲的,这恰恰证明我们的社会,最起码在北京这里,是高度符号化的。
大家只要识别出你身上的符号,明白了你和他们玩的是同一个游戏,就会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待你。
人们不再接受更深刻的东西,你不需要也没办法再去和几个人聊几个小时来让他们真正接受你,这不符合游戏规则。
是个理没错了。这场实验的门槛之高,真的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。
看着眼前这位女生长得足够漂亮,上得起央美说明她的家境本来就很好,而且对高级场所的熟悉程度,都是游戏通关的隐形条件对不对?
资源过剩者玩转规则,需要资源的人毫无头绪。
真名媛扮假名媛扮真名媛,才是这个作品最大的讽刺。
家境优渥的美女大学生,即使不愁吃穿,仍可以到处享受免费的资源,以及他人的尊重和善意。
而真正需要资源的穷人,则在生活中处处碰壁、遭受无端的歧视和指责。
穷忙阶层的贫穷是由数不胜数的困难所组成的,一个困难会令另一个困难加剧:
不仅工资水平低,而且教育水平低;不仅工作没出路,而且能力有限;
不仅存款不够用,而且消费不明智;不仅住房条件差,而且育儿方式不当;
不仅没有健康保险,而且家人不健康。所有的问题都要全盘一次性解决。
除非能找到大部分问题的解决方法,否则问题就无法被根除。”
贫穷就像一个环环相扣的陷阱,一旦掉入其中,即使你再努力,也很难爬得出来。
所以能怪所有穷人,贫穷都是因为他们不努力吗?
有个词叫马太效应一种两极分化现象,指的是:富有的会越来越富有,穷的会越来越穷。
出自圣经里的一句话: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,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。
这就是社会的残酷现实,我们无力改变。
但至少,在面对每一个个体的候,我们有选择善良的权利。
希望那些资源和善意,都能更多地落到真正需要的人手里。
在沙发和沙发之间移动,沙发就像是一个个小小岛屿,让我得到休息,所以在自己的展位上也放一个沙发,让来观展的人也在沙发上休息,这也是还给社会的一部分。
把在奢侈品店要来的袋子、一些已经过期了的牛角包、海底捞的小零食、拍卖会上拿到的画册一起放在了展位上。
如果我不说,大家就不知道我做了这件事,但这些物品都是见证者,展位的屏幕上播放着我拍摄的一些视频。
还特别设计了一个“使命必达”的环节,放了很多便利贴,希望大家写下自己的小心愿,如果它能为大家满足的话,它就会去一一实现。
有的人写下说自己想收养小狗,我就找到了一个收养流浪动物的组织,并把组织的微信推给了这个人。有的人说我应该去宜家送点可乐,我就买来二十瓶可乐拿去给宜家的工作人员。
展出之后,有很多人喜欢我的作品,也有很多人说:你做你自己的艺术,为什么要占用社会资源?
为此我还是很内疚,包括我那些被我欺骗的人,我是很内疚的,但其实我实际上没有给别人带来伤害。包括一些更难听的诋毁,我觉得也无所谓,我完全不在乎的。
甚至最开始是有人在假扮休息室的工作人员,在我的社交媒体账号下面说:你这样不可以,赶紧删掉!
我就觉得很有意思,我就给他点赞,他一定很生气,后面他发一条,我就点赞一条。
很多人会说我是个真名媛,甚至编了无限套娃一样的绕口令:真名媛扮假名媛扮真名媛……
他们说我是真名媛一定是因为我的形象还不错,我很开心听到这样的肯定,但其实我是一个无产阶级,平时会去慈善商店买 100 块钱 12 件的衣服,回来自己做搭配。
还有一些评价说:她本来就是在讽刺这个社会,你们居然在讽刺她,你们太可笑了!
其实我觉得每一条评论都很可贵,我每一条评论都要好好保存,我不会去删它们,它们是我作品的一部分。
在被报道和解释之后,大众会知道我是在做艺术,他们就会理解,就觉得你很酷,你这个很棒,有人会跑过来赞美我,但在此之前我是希望大家觉得很惊讶,就是这件事情有点,他怎么可以这样子,有点惊慌的,有点恐惧,有点不理解的。
因为我一直都是怪小孩,其实是希望让大家知道我眼里的世界,或者是我的想法是什么。我觉得我做这个有可能就不怕了,或许我就不在乎毕业之后我没有收入,或许还能追求一些自己觉得崇高的东西。
不论是为了自己的一个前程,还是为了社会的进步,我希望自己能成为有影响力的人,然后也想做出一些改变。
像古代,艺术作品包括艺术家,都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,然后慢慢地它才服务于大众,但其实我觉得没有完全辐射到整个社会。
我希望我的作品是能辐射到整个社会的,有人质疑你的话,别人才会更加地去思考,然后才会有更多人看到。
其实在这个作品正式开始之前,我就用自己的名字注册好了各种社交媒体账号,原计划是在这 21 天里同步上传一些拍到的照片和视频,但最后因为体力不够用的原因,没有实时地发布出来。
但我的素材已经拍满一部 256g 的手机,希望未来把这些素材发出来,被更多人看见和讨论。
丁旭不得不感叹,全篇都在讲不花钱,然而实际上能够让她通关的,恰恰来自于她的阶级。
她的妆容、对道具和对象的选择、在每个地点成功的对应和话术、体现出的个体形象……
都是来自实验之前无形的积累!
越是强调不花钱名媛游戏的成功,越体现出贫富差距令人绝望。同样的情况你让一个农村出身的小姑娘去做,效果肯定大相径庭。
让她成功通关的原因只有一个,就是从小到大的积累。
她去过五星酒店,去过vip休息室,去过拍卖会......
所以不怯场,所以能把这些事情当玩儿一样。
其实这个社会实验的成功挺可悲的,这恰恰证明我们的社会,最起码在北京这里,是高度符号化的。
大家只要识别出你身上的符号,明白了你和他们玩的是同一个游戏,就会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待你。
人们不再接受更深刻的东西,你不需要也没办法再去和几个人聊几个小时来让他们真正接受你,这不符合游戏规则。
是个理没错了。这场实验的门槛之高,真的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。
看着眼前这位女生长得足够漂亮,上得起央美说明她的家境本来就很好,而且对高级场所的熟悉程度,都是游戏通关的隐形条件对不对?
资源过剩者玩转规则,需要资源的人毫无头绪。
真名媛扮假名媛扮真名媛,才是这个作品最大的讽刺。
家境优渥的美女大学生,即使不愁吃穿,仍可以到处享受免费的资源,以及他人的尊重和善意。
而真正需要资源的穷人,则在生活中处处碰壁、遭受无端的歧视和指责。
穷忙阶层的贫穷是由数不胜数的困难所组成的,一个困难会令另一个困难加剧:
不仅工资水平低,而且教育水平低;不仅工作没出路,而且能力有限;
不仅存款不够用,而且消费不明智;不仅住房条件差,而且育儿方式不当;
不仅没有健康保险,而且家人不健康。所有的问题都要全盘一次性解决。
除非能找到大部分问题的解决方法,否则问题就无法被根除。”
贫穷就像一个环环相扣的陷阱,一旦掉入其中,即使你再努力,也很难爬得出来。
所以能怪所有穷人,贫穷都是因为他们不努力吗?
有个词叫马太效应一种两极分化现象,指的是:富有的会越来越富有,穷的会越来越穷。
出自圣经里的一句话: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,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。
这就是社会的残酷现实,我们无力改变。
但至少,在面对每一个个体的候,我们有选择善良的权利。
希望那些资源和善意,都能更多地落到真正需要的人手里。